新闻中心

News

凤凰周刊专访|陈良:追逐正道的外贸“校长”

来源:凤凰周刊

文/胡宇星 李彦 实习生季佳佳

原文标题:《陈良:追逐正道的外贸“校长”》

 

原文报道如下:

在杭州拱墅北部软件园贸点点的办公区里,我们见到了跟团队成员讨论最新网络热点的陈良。戴着眼镜的陈良和不少人印象中精明强干的商人形象相去甚远。他似乎天然就拥有神奇的亲和力:脸上总是带着和煦的笑,说话的时候会微微侧头注视着对方,讨论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时会有意识停顿,然后用尽可能易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他的语调低沉柔和,嘴巴里偶尔会蹦出一两个当下的流行词汇让气氛更加热烈活络……将这些特质完美融合在一起的陈良,不像个企业家,反而像是学生时期校园里德高望重的校长。事实上,在陈良的创业团队里,年轻的成员们也总爱用“校长”来称呼他。

但让人意外的是,相较于“老板”、“陈董”,陈良本人却更喜欢被员工们称为“校长”。从读书到创业,再到经营着企业不断壮大发展,学习贯穿在陈良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所以对于“校长”这个称呼,他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贸点点(浙江先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并不是陈良创办的第一家企业。2010年,陈良48岁,经过多年发展,大学毕业后创办的外贸企业经营状况已趋于稳定,他本人也在09年进入长江商学院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但就在这一年,48岁的陈良做出了一个在当时很多人无法理解的决策:转换新的赛道,组建新的创业团队,将“互联网+”与“贸易”结合,打造全新的互联网贸易服务平台。这一做,就是十二年。

目前,贸点点已形成了“一主五副”的业务功能,并在内外贸一体化领域持续创新,一跃成为了互联网贸易服务平台行业内的佼佼者。在创办后的第二个十年里,贸点点将凭借自己过硬的综合实力和预见性的发展策略实现企业质变,为平台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全新赛道的一场博弈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高考考生,陈良是国家高考政策切切实实的受益者。也正是因为抓住了这个机会,他才有机会进入大学,系统学习英语,从而为以后自己的外贸服务事业奠定了基础。

“每一次创业,其实都和求学有着密切的关系。”陈良这样总结,“最初在大学读英语系,让我和外贸结下了缘分,这才有了第一家外贸企业的创办。在浙江大学学习,为企业发展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之后在长江商学院进修,又坚定我了创立新企业的决心,把贸易服务和互联网结合起来,这才有了贸点点。然后”陈良是终身学习信条的坚定追随者。在他看来,正是因为不断学习,才有了贸点点,有了贸点点今天的发展。

2009年,陈良47岁,在长江商学院进修的他注意到了正在发展中的互联网,是否可以将互联网运用进来,对传统行业进行提升与创新呢?作为一个已经从事贸易多年的企业家,他敏锐地嗅到了技术背后潜藏的商机和光明的发展前景。

2010年,48岁的陈良打破了身边的偏见和质疑,组建了一支新的团队,踏上了新赛道的征程,全球贸易保障数字化服务平台“贸点点”的母公司,浙江先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应运而生。那时的陈良并没有预料到,之后的贸点点会有如此丰盛的发展。

进入全新的领域,传统贸易出身的陈良对互联网并不了解,但不懂并不代表不能钻研不会成功。所以在创业初期,陈良从根本上开始调整,一边扭转自己传统的思维模式,一边学习新的互联网知识,这种习惯也一直保留到了今天,成为了贸点点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重要精神内核。

很快,初入互联网贸易服务赛道的陈良就遇到了困难。在2010年,互联网的普及率并不高,更不用说利用互联网开展贸易服务。本就不大的市场早已被头部企业分割殆尽,互联网人才更是被大型企业抢先吸纳,市场上出现了人才严重匮乏的现象。除此之外,全新的商业思维模式,巨大的前期投入,对互联网平台的刻板印象,以及市场上浮躁的商业气氛都让贸点点的市场切入变得艰难而漫长。

但陈良似乎并不意外这样的局面,在他的认知里,创立贸点点本来就是一次全新赛道的冒险,一场与时间,与大环境的艰难博弈。所以在贸点点创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陈良都靠老企业收入来给自己新创的贸点点提供资金援助。

“创立的时候没想着赚钱,如果只是为了赚钱的话,说实话我没必要冒这个险。按我们传统的眼光来看,之前的企业虽然算不上多大规模,但好在效益不错,继续经营原有的企业其实收益是非常稳定的。但是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市场规则还没有建立完善,这种大环境下我们中国的外贸事业,我们的实体经济需要企业家们来推动,来发展。”陈良解释自己创立贸点点的初衷,“我想做点事情,为国家做点事情,为全球贸易中国的进出口产业链提供服务,解决一些企业的难点痛点,当然,也想扭转市场上假冒伪劣大行其道这样的局面,我们做商业,投机取巧是行不通的,还是得脚踏实地走正道。”陈良一再强调。

“积攒实力,等一个机遇”

 

“我们能够走到今天,还是靠国家的政策触动了这个行业的发展。”陈良表示,良好的市场环境。国家政策对于行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大浪淘沙,唯有不断积蓄实力,充满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抓住机遇,迎头赶上。

目前,贸点点围绕国际贸易生态中质量品控重大需求,以及数字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建立了一支由专业质量管理人员(QC)组成的庞大线下保障团队,并与区块链、大数据等线上数字化技术有机结合,探索出了服务贸易的新模式和新业态。开创了数智品控时代,助力贸易及生产企业增单降本增效提质。

陈良介绍道:当前贸点点平台用户9万+,其中QC7万+,遍布全国2000+县市,专业覆盖了26大类全行业产品;企业客户达2万+,分布在海外70多个国家,包括“一带一路”“RCEP”等沿线国家,国内用户遍布全国34个省市;受4915家国内企业的委托,触达其遍布全国的9441家供应商的生产现场进行质量品控,在工厂资质能力和产品质量风险的检验上也获巨大进展。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贸点点的成功离不开无数个日夜的耕耘与积累。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市场,洞察外贸企业的需求,陈良无数次深入企业内部实地考察。而这,也是贸点点在一众互联网贸易服务平台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只有了解现实情况,针对互联网外贸实践中的问题对症下药,才能走出天马行空、不顾实际空谈的怪圈,才能让贸点点提出的举措,帮扶企业的方式更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于是,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陈良带着团队,怀着一种真切的利他心,坚守在贸点点,坚守在互联网贸易服务平台,坚守在共享经济的“一线”。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肆虐,近两年半的时间,整个世界依旧没有从这一场“全球大流行”的病毒中摆脱出来。对于整个外贸行业来说,疫情带来的不只是阻碍,倒更像是一场致命的打击,因为内外疫情压迫,多家企业连基本工作都难以维持。反观贸点点,因为长时间的积累与储备,反而在这块绝地中焕发了新的生机。

仅2022年上半年,贸点点营业额就增加了原有的百分之五十。“因为我们走的一直是正道,不靠投机取巧做事,所以每一步都走得稳。只有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积攒实力,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陈良表示,同时,对于22年下半年贸点点的发展,他表示十分看好。“我觉得(增长)百分之百,甚至增长更多,都是有可能的。我和我的团队成员们都很有信心。”

 

育企护人,守望初心

 

2016年10月23号,经过6年的艰辛探索和实践,凝聚着陈良无数心血和期望的贸点点在广交会正式上线。此后的6年时间里,陈良一边规划着贸点点的未来,一边在实践中将自己的初心“实体化”。

作为一位人文精神浓厚的企业家,几乎是从创业之初,陈良就总是关注着“人”的成长。和一般商人不同的是,他并不是完全的结果导向性老板,陈良更加关注员工在过程中的方式与感受。基于这种想法,他和团队的工作人员们进行了多次思维碰撞,终于讨论出了贸点点的核心理念——北斗七星。其中,员工第一成为了七星中最闪耀的那颗星宿。

对于将员工放至第一位这样的决策,他有自己的一番解释,“事在人为,无论何时人总是第一位的。员工是公司最基本的单元,不考虑员工感受,不给予尊重,公司注定会失去活力与战斗力。”在商界多年的浸染并没有抹去陈良身上,独属于那个年代的痕迹。对于家国,对于基本的个体,他一直看得很重。

将厚重的传统美德和由市场经济滋生的新的道德观念有机结合,尊重人的价值,实行人格化管理——在陈良身上,现代商人儒雅内敛、沉稳持重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君子有道,文雅端方”,将经世与修身完美糅合在一起的陈良,在创业之初物欲沸腾的环境下成为了一股清流。在今天,这个互联网贸易服务行业的翘楚身上,这种品质依然可见。

同时,在企业发展引领上,陈良也坚持着自己的“道”,他认为,做企业不能一味为了盈利,不能只被眼前的繁花吸引而丧失对“正道”的追求。为此,从企业发展初期到逐步壮大,陈良和贸点点始终秉持着这样的信条:构建跨国共享QC平台,提高中国在在全球贸易质量品控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如今,贸点点取得的成就表明,多年以来,陈良和企业发展都守住了初心。除经济效益外,贸点点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作为全球贸易诚信体系基础设施的创新互联网和第三方建设者,贸点点着眼于政府。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产品质量、假冒伪劣及侵犯知识产权等实际难题,运用共享经济理论,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在建设诚信体系等方面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一个庞大、专业、低成本、高效率的诚信网络正在悄然布局。

企业发展到今天,陈良也依然经常会在忙碌之余想起创业时的那段时光。回首过去,企业创办的初心显得珍贵而热烈。未来,陈良与自己的贸点点也会在这份初心的指引下,继续寻找属于自己的正道。

2022年7月7日 10:40
首页    媒体报道    凤凰周刊专访|陈良:追逐正道的外贸“校长”
浏览量:0

更多资讯